進店被一枝枝長滿小花,彎身的草本植物吸引
請教花店姨姨小草芳名
她說「辣料」(laat6 liu2)
「吓?」
「辣椒嘅辣 材料個料」
「😲」
好奇寶寶回家尋根究底
終於出落石出
正名原來是「辣蓼」(laat6 liu5)
辣字源於其葉子帶辛辣味道
可以食用
是古代的調味料
亦是做傳統酒麴的原料
藥用價值亦很高
可以祛風利濕、散瘀止痛、解毒消腫等等
蓼花美
甚至得詩人青睞寫入詩
蓼科之中見有辣蓼、紅辣蓼、紅蓼等等
樣子都很像
太頭暈未能再分辨下去
這次在花店偶遇的應該是紅辣蓼
待高人指點
不少花草葉材都可以變身成中藥
有機會再研究一下
